临近开学,给高三学子们准备了一份“开学大礼包”
2021-08-30 23:38:45


今年6月7日,全国高考拉开大幕;6月25日,广东高考放榜。今年也是广东省“3+1+2”新高考实施的第一年。


8月初,记者采访了东涌中学、鱼窝头中学的5名准大一学子,关于高三一年的复习,关于高考,他们有话说。


TO STUDENT
谈复习


周婷婷

TIPS:重温基础知识,弥补弱势科目




来自东涌中学的周婷婷,今年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录取。她告诉记者,高三一年的学习中,把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学扎实了最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后面的复习节奏,甚至加快学习效率。


周婷婷说,数学跟物理属于她的弱势科目,尤其是物理。于是高三一年,她从头开始学物理,把每一本物理课本重新看和学了一遍,把每一条公式、每一份笔记都认真地重新记了一遍。


这样的复习效果就是分数从不及格提高到甚至稳定在六七十分的水平。然后她才会去请教老师,并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去复习、提高。


除此之外,周婷婷还会针对自身在各个科目的学习程度,为自己制定一条复习时间线,每天都有固定的学习计划和材料,“每天学什么、学哪些、花多少时间学,都会固定好,不会间断。”




黄喜儿

TIPS:翻看过往试卷错题,加深知识点记忆




“这一次(高考)的分数其实挺出乎我意料的,比之前的分数都高。”对于鱼窝头中学的黄喜儿来讲,这次高考算是“超常发挥”,她也因此被华南农业大学录取。


对于过去一年的学习计划,黄喜儿说,她偏重于回归基础知识。像生物、历史这一些比较薄弱的科目,大多数时间她会花在掌握基础知识部分。等到基础知识相对扎实后,才会去考虑如何提高这些步骤。


她还会回过头去翻一翻自己以往试卷上的错题,重新看一遍,把解题的步骤、解析做一遍,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熟悉、掌握。




贺长虹

TIPS:打破惯性思维,反复练习易错点




对于高三一年的复习,除了主抓基础知识外,其他两名同学有着其他的建议。


“人是有惯性思维的,你这一次做错了并且知道错在哪了,但你下一次还是很有可能继续错。”来自东涌中学的贺长虹被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录取,她告诉记者,复习中,回归基础很重要,整理错题集也是一定要有的。


和其他同学一样,贺长虹的复习从基础知识开始,不管会不会、熟不熟的知识点,她都重新学、记了一遍,再加上有限的“题海”战术。


贺长虹说,高考前她猛做了很多题,尤其是弱势科目,但会选择性地去做题,基础题、自己能做的题都做,保证不该扣的一分都不扣;然后就去翻错题集,把每一次错的题、题型以及易错点翻来覆去地看,“多看、多记。”




林钰清

TIPS: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复盘、梳理知识点




鱼窝头中学的林钰清,也有着收集错题集的习惯。除此之外,她会分阶段去“复盘”自己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包括掌握度以及不足之处。


林钰清告诉记者,课间10分钟时间,她都会拿来回顾上一节课的课堂所讲内容,思考这些内容与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点有无联系、区别,从而加深自己的一些记忆。


林钰清说,这次高考算是“正常发挥”,很幸运被广州大学所录取。





TO STUDENT
谈选科


2021年夏季,高考实行“3+1+2”模式,“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


报考艺体类专业(含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体育类)的考生,还需参加相应专业术科全省统一考试。


数学不分文理。外语选考语种为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的一种。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须参加英语听说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单独举行。


新模式新选择,如何选“性价比”最高的科目,学生们都提到了两个点:续航能力强、学得好的。


心得1:

“如果真的对英语不感兴趣,不妨考虑换成其他外语”


对于这次高考,鱼窝头中学的陈海涛笑称自己“逆袭”成功。作为体育特长生的他,从入学时文化课成绩在全年级倒数,到这一次总成绩在全校体育特长生中排名第一并被广州体育大学录取,陈海涛说:“这一年挺难的。”


陈海涛告诉记者,他文化课的基础比较弱,尤其英语更是头疼。综合考虑下,在选科的时候便把英语换成了日语,没想到竟有了出乎意料的收获。


“可能是因为跟中文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感觉日语学起来很容易就上手,成绩提高得也快,所以能坚持学下去。”


陈海涛说,从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天除了固定两个小时的训练、运动外,他每天花在学习的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狠抓各科的基础,课后再花时间做日语的听力训练、看错题。就这样,外语成绩从原来的30分,提高到后面的90分。


“所以还是建议学弟学妹们,如果真的对英语不感兴趣,学不下去了,不妨考虑换成其他外语,但要慎重考虑过后才下决定。”




心得2:

“这一科对以后就业帮助大,一定要学的,那就可以选择”


同样,对于“选科”这一话题,贺长虹也建议师弟师妹们,如果要选的那几科里面,自己没有一科是学得比较好的,那么不妨考虑选择自己相对能学得下去的,也就是所谓的“续航能力强”的。


“比如你觉得这一科对你以后就业帮助大,你一定要学的;或者是某一科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理念和你很合得来的,那你就可以选择。”在她看来,能学得下去,总会见效的。


心得3:

“选科可侧重于感兴趣的”


林钰清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她选科则侧重于“感兴趣”。


林钰清告诉记者,她选择历史,是因为向来对这一科感兴趣,成绩也不错。加上她一直都有阅读、积累的习惯,每天还会固定做历史模拟题的选择题训练以及部分大题;日常也会看看新闻、历史书籍等等。



TO STUDENT
谈“拿分”



心得1:

重心放在优势科目,从而拉开距离


“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可以稍微侧重于自己的优势科目。”谈到如何拿分、保持自己的优势,黄喜儿介绍,英语是她的优势科目,所以平时她会稍微多花一些时间在英语上面。由于今年的英语加多了“读后续写”这一道题,在英语复习中,她会多花时间在这一道题上,做题、背诵答题模板、加分句式等等。


同时在做阅读题时,注重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以及答题准确度。平日回家会听英语听力,下载专门的app练习自己的口语;看电影、听外语歌曲;只看英文字幕,试着翻译一遍后,再去对中文字幕。


她表示,这样对于听说考试很有帮助,也有助于提升语感。“让自己的优势一直成为优势,甚至让它更优,有利于拉开跟其他人的距离。”


心得2:

弱势不拖后腿,基础知识的分必须拿


周婷婷则认为,“弱势不拖后腿,优势保持稳定”即可。她告诉记者,前期自己狠抓基础知识,尤其是弱势科目的基础知识,就是为了使这部分科目不会拖总成绩的“后腿”。


她认为,在弱势科目上,该拿的分一定都要拿,比如数学这一科,前半部分的选择题、填空题以及一两道大题,基本上都是“设置在基础知识之上”,所以这些分数一分都不要丢。至于其他难度更大的题目,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争取一下。


同时,还要保持优势科目稳定发挥,这样综合下来,才有可能使分数达到“最高化”。“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是考验你能否合理、妥善地分配复习时间。”



TO STUDENT
谈解压



心得1:

多跟老师、家长交流,“补满状态”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高三这一年,几乎每一位采访者都坦承压力很大,都曾有过低谷期、迷茫期,且大多是出现在两次“大考”(八省联考、一模)过后。


如何走出低谷,释放压力,学子们各有各的方法。


大考成绩不太理想,这对于周婷婷的打击可谓不小。连续几个晚修,她都一个人都躲在楼梯间“思考”,“实在‘想’不下去了,就请了个假回家吃了顿饭,回来之后就想开很多了。”


回校之后,周婷婷找了自己的科任老师,逐一分析每一处不足,一一攻破。


周婷婷说,高三一年,老师、家长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成绩不理想、压力大或者状态不对时,她都会找老师、家长沟通交流,这让她在最短的时间内“补满状态”。“一定要跟老师沟通,不管是学习、还是个人心理状态各方面,老师真的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心得2:

目标要和实力相匹配,看小说减压


和周婷婷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贺长虹,“考完之后,清楚认识到自己跟外面世界的差距。”


贺长虹说,当时数学只考了60分左右,其他科目也并没有考出该有的分数,所以处在了一个短暂的低谷期。好在有老师的帮助,令她及时走出来,并且比以往更加埋头苦学。


贺长虹表示,两次考试对她来说虽然是一次打击,但也让她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位、设置目标。这反倒是一件好事,“目标一定要跟自己的实力相匹配,不然容易成为自己前进的阻力。”


谈及平时解压的方式,贺长虹说自己会看小说、追星,但都会把握好度。


心得3:

运动也能调整心态,不要放弃努力


在陈海涛看来,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算好,选择成为一名体育特长生,是自己走向本科的一条“捷径”,“如果这条路也走不通的话,我会觉得很丢脸。”


陈海涛告诉记者,有时候做题,会出现几乎全错的情况,这会让他没有动力再学下去。一般这种时候,他会选择去运动,这是他最有效的解压方式。运动过后,他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陈海涛说,他还有过一个低谷期,高考前一两个月的时候,文化课分数提不上去,但临近考试,担心受伤也不太敢去运动,于是就“刷题,一遍一遍地刷”。


陈海涛说,后来的“三模”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在那之后,整个人的状态超常的好。过去的一年,按照陈海涛的话讲,是顶着压力咬着牙走过来的。“越努力越幸运吧,我很感谢过去一年里,那个不曾放弃努力的自己。”


心得4:

可以绷紧学习的“弦”,但不能太紧


“那个时候自己的排名、分数离目标很远,整个人会很绝望。”面对压力、低谷期,黄喜儿则选择跟同学、朋友交流、分享,她说这是“一定不能少的”。而在那段时间,也正是朋友的陪伴、老师和家长的鼓励,给了她重新振作的动力跟信心。


黄喜儿说,两次考试也给她提了个醒,设立的目标不要远远超出自己的实力,期望值过高的话,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就产生自我怀疑。但同时还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如果学习状态出现问题,找老师沟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都可以,关键是能够对自己起到一个疏导、释放的作用,“该玩玩,该学习学习,‘弦’可以绷紧,但不能太紧。”


心得5:

倾听自己的声音,敢于正视自己


在林钰清看来,压力、迷茫、低谷,仿佛是她高中的“必修课”。高三一年,数学成绩差带来的打击、身体健康“亮红灯”影响整个人的状态等等,让林钰清也曾对自己产生过怀疑。但她选择每周固定打两次球,该玩就玩,吃饭时吃多点,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林钰清说,其实高三一年的时间并不多,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迷茫、去减压,成绩好坏都是你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不管好坏,都有需要去提高的地方,“考得好坏都找原因,做到下一次能更好。”


林钰清告诉记者,高三一年,是她成长的一年,“比起成绩,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里,我学会了更坚定地倾听自己的声音,敢于正视自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