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近千年历史积淀的传统村落集群,黄阁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省级非遗“黄阁麒麟舞”、区级非遗“黄阁烧肉”以及宗祠等传统民俗和文化,无一不承载着当地人的情感和精神认同,其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然而,在加速推进城市更新的黄阁镇,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化发展如何并驾齐驱,是一个难以绕开、切切实实的问题。
目前,黄阁镇正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保育工作,不仅着力于老建筑的保护,也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以建筑修缮、培养传承人、传统文化教育、组建黄阁文化宣传志愿队伍等方式,集聚多元主体的力量,探索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黄阁全镇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9处(其中国保1处,市级文物2处,区级登记文物单位46处)。如黄阁首批古街文物保护和修复工程,海头炮楼、广昇楼、东里红楼、辅党麦公祠、辅熊麦公祠、东里村少山麦公祠、将军祠等7处保护文物的修缮,均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
修缮后的将军祠。
作为传统文化的麒麟舞如何在当下焕发新生?黄阁也正不断探索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据悉,黄阁目前成立有7支麒麟队,有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4名市级非遗传承人。据黄阁镇麒麟文化协会会长陈俊炜介绍,由麒麟舞传承人参与创编的麒麟健身操,今年已在黄阁镇内的两个小学试点,并计划在全镇的小学和幼儿园推广。接下来,黄阁镇麒麟文化协会也将与学校合作,建立相关兴趣班课程,积极发掘新一代传承人。
而在黄阁镇中心幼儿园,通过教育的在地化,孩子们也舞起了麒麟。自2014年以来,黄阁镇中心幼儿园便致力于将本土传统的麒麟舞与幼儿教育相融合。如成立6个麒麟特色实验班,将麒麟舞转化为幼儿易于接受的体育和游戏的形式;邀请传承人进校园教授麒麟舞,并组建幼儿麒麟队、女子教师麒麟队等等。由于一般的麒麟头较重,幼儿园老师还专门去东莞定制了适合儿童的小麒麟头。如今,以麒麟舞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该园办学的一大特色。
黄阁镇东里村女子麒麟队。
“麒麟舞学习,一方面可以强健体魄,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合作、为他人服务、吃苦耐劳、专注的能力和品质。”黄阁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蓝静舞介绍道,“而通过传承人带动老师,老师带动幼儿,幼儿影响幼儿,再感染家长,我相信,传统文化也就慢慢传承下来了。”
黄阁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舞起“小麒麟”。
此外,黄阁镇社工服务站还组织培育的一支宣传黄阁本土文化的志愿者队——“麒乐融融,麟里有爱”黄阁文化宣传队。据悉,该队伍成立于2021年10月,由黄阁本土作家、麒麟舞非遗传承人、社区达人和骨干志愿者组成,致力于黄阁本土文化的挖掘、宣传和保育。去年以来,志愿者们协助社区开展了黄阁文化宣传、文化景点导赏、麒麟舞传承、文创品研发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黄阁文化、爱上黄阁文化。
今年7月,黄阁镇社工服务站承办的公益文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