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街坊们反应,
近日,
凤起湖南侧的人行桥已成功打通,
引得群众纷纷打卡。
据悉,该行桥总长约106米,桥面宽度为3.5米。流线形的设计使桥梁平卧在凤起湖面,与周边环境巧妙融为一体。去年还未打通时,想要游览湖心岛的市民只能绕远路到达目的地。如今新的人行桥修好了,不仅极大方便了凤起湖南侧的市民,更成为附近居民散步好去处。
一直以来,南沙凤凰湖就是黄阁地区的著名地标。据了解,凤凰湖2号湖区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约10万平方米,分北半湖区和南半湖区。在靠近凤凰大道一侧有蕉门炮台“旧址”,保持原地形和文字碑,供人们纪念。
走进凤凰湖景区,只见中心小岛位于湖区的视觉焦点,修建了斜跨弧形拉索人行的凤凰桥,中间设置有现代感很强的双层观景平台,架空的通透曲线廊道贯通全岛,实现“凤凰展翅、林中漫步”的艺术构想,整个廊桥在空间布局上犹如凤凰展翅,凌驾于湖岛之间,想必这正是“凤凰湖”命名的由来。
漫步到北广场,地面上清晰地雕刻着整个“凤凰湖”的名字。这7个湖的名字富含深意,体现了南沙新区发展的美好愿景。
现今的凤凰湖于2016年建成,该位置上曾经就是赫赫有名的蕉门炮台。
据《司案略本》按:“炮台原议在黄角山建筑,旋以地非扼要,经总督蒋攸话、巡抚韩、委员姚侍龙,会同广海寨守备吴绍磷复勘,改建蕉门山咀脚下,迫近狮子大洋,西靠深山,据称开工之始,先筑围坝,将水制干,始得安砌台脚,将山腰逐层凿平,方可建造官厅兵房。该处孤悬海外,人迹罕至,搬运物料均由经狮子洋面,经过风涛汹涌,运价倍增。真乃凿山填海,工程浩大。嘉庆十六年(1811) 二月开工,至五六月连遭飓风,所筑围坝屡被冲塌至十七年(1812)三月,工筑始竣。所需工料,系在外捐资,毋庸咨部。”(道光《广东通志》)。
1835 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为10座炮台各题一联,蕉门炮台的对联是:“蕉开黄角东西坞,门锁香山早晚潮。”蕉门炮台并未处在外海通广州的主航水道上,因此未受战火摧残。但随着大炮更新,射程更远,虎门地区的防卫重点,移至沙角、大角。蕉门炮台在清末弃置,因年深日久,风雨侵蚀,终于荒芜。1982年仅存一米高的青砖屋基,据当地老村民温洪回忆: 1949年炮城尚存,城墙宽二三尺,高约一丈,四周长几十丈,炮洞离地 0.6米,方形,由白麻石砌成直口,炮城内有房屋。
据悉,炮城大量花岗岩石和青砖曾被用大船运去修路,城墙遭破坏。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人在炮台山开采石矿,拆毁炮台。现在的炮台山,因采石而变成一个深坑。1982年2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蕉门炮台遗址,现已建成凤凰湖。
如今,新的步行桥建成,任意方向即可到达湖中央欣赏美景,住在附近的居民说:“现在湖岸南侧的桥梁建成后,我们就不需要绕行到北侧了,很方便我们游览大好景色,同时也节省了很多的时间。”
部分图片及内容整合自“文明南沙”